出埃及記15:22-27 節
記述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哪裡已走了三卻找不著水。我們明白,在曠野的水是極珍貴的資源,他們已經是三天沒水喝,若再找不到水源,很快就會喝死在曠野。到了瑪拉,有水卻不能喝,因為水是苦的。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這次找不到水,是以色列人第一次的考驗,他們會用甚麼方式來回應神呢?經文說:以色列人最喜歡以埋怨來回應。百姓向摩西發怨言:我們喝什麼?發怨言是百姓最擅長;因為他們像剛出生的嬰孩一樣,餓了只會哭;除非長大成熟,否則這群百姓是不會懂得好好表達自己的需要。
摩西面對百姓發怨言,他第一個回應是來到神面求告;摩西又行了一個神蹟,使水變甜。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 耶和華在那裏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裏試驗他們。又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他們到了以琳,在那裏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裏的水邊安營。其實神早已為他們預備一切,為何以色列人不肯信靠
神,卻要以埋怨來回應。摩西以神的律例來教導以色列人,讓他們能更認識神,當有困難、艱苦的日子可以比舊日更堅固。唯有認識神的律法,遵守祂,才能成長。
這段經文最吸引我就是在以琳的十二股泉水,在曠野竟然見清泉,簡直是世外桃源!相信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景象,且能讓以色列人的心靈安穩,承認自己對神無知,這次經歷已加深了他們對神認識,期望下次遇到困難時,不要再以埋怨來回應祂,可以好好信靠祂。
弟兄姊妹,人性雖有軟弱,但這不能藉此成為埋怨的原因,以埋怨來取代信靠神?這是你我的生活寫照嗎?我們若不努力認識神,與上主建立更深切的關係,否則就像以色列人一樣,遇到困難只懂哭泣,不成熟,不能面對挑戰,更不能靠主除掉埋怨,而得著更奇妙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