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牧者心聲

牧者心聲 – 愛,去盡!( 1 )温德宏牧師 01-04-2023

「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可十四8這是主耶穌被出賣及受死前對門徒的一番話。當時臨近逾越節,宗教領袖用盡方法找殺耶穌的機會(可十四1),一位認識及跟從主的女士與耶穌並門徒坐席時,這女士突然打破盛載極貴重香膏玉瓶,將香膏淋在耶穌頭上並引來幾位門徒對這事及這女人行為的不滿(可十四3-5)。接著,主耶穌為這女人的行為(淋香膏)作出解說及評價(可十四6-9),值得每位跟從及事奉主的人反思與學習,共三方面:


她在我(耶穌)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v6b
由於這瓶香膏價值極高,值三百多個銀幣,相當於當時人們一年工錢2,門徒認為這女人行為太浪費,將這瓶香膏變賣作扶貧救助窮人更有價值。主耶穌既為這女人行為作「護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v6a) 並作出評價:「是一件美事」(v6b)。誠然,「常有」窮人在門徒身旁可作救助,只是這女人作在主耶穌身上卻是美事,因不是「常有」3,兩件都是好的,分別在於時機與對象(v7)。今天,事奉者常要自省所作的事奉是否配合時機與對象呢?


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耶穌)身上v8女人所作既突然又奇怪,在筵席上膏耶穌。按當時文化,以香膏抹賓客是禮貌尊重表現,但這女人用價值不匪香膏兼且打破玉瓶,是一種「無保留」獻呈給主的行為,因這女人認為值得,主的評價:「是盡她所能」(v8a)。因主看重每位事奉者心態過於他所作,一個「盡」字就總結起來,卻不是他/她恩賜與才幹多少及作了甚麼,更不是那個職位或崗位等。曾有人問耶穌有關最大誡命,祂回應:「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29-30) 接續,耶穌稱許窮寡婦所作「投兩小錢奉獻」的事奉,因這寡婦是把一切養生都擺上(可十二43-44),這裡的「把一切」正好是「盡」的最佳詮釋。而且,這女人的盡所能以及這窮寡婦把一切的奉獻,正好提醒每位事奉者的態度,在事奉上有否與主斤斤計較呢?在「十一奉獻」以及「事奉承擔」上是「擠牙膏式」事奉抑或是盡所能及把一切的擺上呢?


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v9
傳道者至理名言: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一11) 誠然,當事奉者深明是為主並確信值得,只要那事奉是盡所能及把一切的話,主必記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