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農曆新年節期,上主日崇拜時,我祝福各位新一年「更蒙主愛,愛主更深!」適逢二月,有兩個關於愛的節日,華人有元宵節,西人有情人節。然而,鮮有人知悉兩節日的源起及意義。元宵節的起源有很多版本,最常的說法是漢朝時期,朝廷於正月十五日平息了「諸呂之亂」。漢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所以每年這個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演變成元宵節。由於古代女性不能隨意出門,只有元宵節賞花燈時候可以出去走走,未婚男女都因此有機會認識異性,進而成為情人,所以元宵節這天亦稱中國的情人節。情人在這節日互表愛意,表達對愛情的堅持與憧憬。而西方的情人節(St.Valentine’s Day),是每年的2 月14 日,不講不知「情人節」原先是一個基督教的節日,是一個向人表示愛的日子。這節日源起眾說紛紜,有說華倫太(Valentine)是教會領袖(大約主後296 年),有說因當時皇帝要大量徵兵,不准人民結婚,但華倫太卻私下幫人證婚,因而被囚及處決,他讓有情人能終成眷屬而甘願冒險,其精神被人記念。
中西方情人節的源起縱有許多版本,但相同的是:表揚對愛的堅持,甚至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以上節日值得每位蒙上主厚愛的人深思。
兩個節日提醒我們要重燃對身邊人的愛。人與人之間的愛是需要堅持及栽種,不然的話,將愈來愈變得冰冷。兩個節日,不單為情侶及夫婦而設,更是為了因愛而付上精神及生命的人而設,他們或是單身及喪偶的人,就如愛學生的老師、悉心撫養孩子的寡婦、用心用愛視下一代為自己孩子的團契導師及到遍遠貧窮地方照顧孤兒的宣教士等。您可以為他們送上「愛的禮物」嗎?
兩個節日也提醒我們對神、對教會的愛要重燃。「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神的偉大不是因為祂的能力及作為,而是祂的愛。「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華倫太能堅持愛到底,相信是因為他對神仍有愛火,這火連死亡也不能淹滅。也許我們心靈深處對神、對事奉及對教會少有火花,對事奉及對肢體都不感興,就讓主的愛火重燃您冰冷的心,將灰心驅走,因祂應許:「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断,將殘的燈火祂不吹」,神會用將殘的火來重燃我們的心,讓這個節期成為重新愛神、愛教會及愛肢體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