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與家庭圖
温德宏牧師
早前在服務點午飯時恰巧遇上闊別多年的表哥,閒聊問安之後並相約稍後共聚。這位表哥是我母親的四家姐兒子,自小因病下身殘障,他是粉嶺的圍村原居民,現獨自居住於祖居,其侄兒居鄰近以便照應。母親排行最小,外婆共生下九位女兒,母親與三、四及七姐感情最要好,而四姨媽及七姨媽於多年前先後離世,三姨媽於幾年前安息主懷,享壽一百零三歲。還記得,2007年我們一家4口與母親飛往英國小島澤西 (Jersey, Channel Islands, UK) 探望旅居多年的三姨媽一家,九十多歲的三姨媽仍健談及能下廚,這些温馨時光與片段仍歷歷在目。
回說圍村的表哥,上周與大哥及母親前往粉嶺探望,表哥在村口接我們,甫入屋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記得兒時與幾位哥哥並表哥於屋內玩,更於屋後的菓林採摘荔枝,荔枝菓肉甜酸參半,卻在巨大樹幹上攀爬玩耍,這些時光真的忘不了!
在探訪表哥過程中,巧遇其侄兒剛回家,原來這位很久沒見的表侄兒已成家立室,更是兩位幼小孩子的父親呢!之後,我們到鄰近酒樓品茗,原來表哥近年身體有不少毛病,對食物多有留心及選擇。我們共談了不少往事及新資,表哥得知我在教會當牧師,他同族的親屬中也有一位是牧師,對我而言,真的有種特別的感受啊!祝願表哥身心健康,生活有力並盼望他得蒙主的救恩。
上周在學生團契主領成長專題 ~ 繪製家庭圖 (Genogram),組員透過繪製家庭圖,表達對自己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的性格特徵及溝通互動關係等,藉組員們的分享互動,了解各組員家庭的獨特及自己的角色,並以聖經舊約人物約瑟的故事作整合總結,盼望聖經的資源及上帝的介入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祝福!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 (Virginia Satir) 於其著作People Making,闡述家庭裡的溝通模式及如何塑造一個「人」。今天,家庭作為教會牧養的一個基本單位,求主幫助我們更有策略「有心、有力」牧養及連結教會內每個家庭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