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祝福我的下一代……Ⅰ 由我開始
梁子勇牧師
這當是每位父母的心願。實則,上帝,何嘗不是!
孟母三遷,乃是看重其子在良好的環境下備受薰陶,深明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考驗。再者,我們內心也存著矛盾:既想子女於百般呵護中,歡愉暢快;又盼他們經考驗歷練下,豁達成熟。
香港這段艱難、前所未有的日子,叫我們對將來充滿疑慮不安。為人父母,怎能安心?為著下一代,彷彿我們揮不去另覓安土的思緒。越是細想,越難平伏!話題打開,更有同路。心想能夠爭取,多個機會,也不礙事,免致他日嗟歎未有嘗試。何況只是舖橋搭路,具體思考,用不著當下便決定。一邊探討安排,一邊禱告交託,不就可以嗎?
以神為主 當初決志信主,乃是將一生交予基督管理帶領。因此大衛縱然遭遇各式禍患凶險、高低順逆,他仍見証著神的信實慈憐,確鑿地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牧者,乃是為主為王,帥領拖帶,所以「祂使我躺臥……領我到……」 正是不間斷的相屬委身的關係。如此,大衛能以大膽地確認,「我一生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讓神光照 與其說找過合適地方生活,更核心的是,我要做個怎樣的人!羅得,隨從人的眼目,看見平原的豐饒;亞伯蘭確認神的帶領,離開吾珥,為要跟從神的吩咐。二人的後裔也成宗族,分別在於:誰是真正神的選民?誰又真確得著神的應許?孰輕孰重?權衡優次?雖是如此,仍添變數。雅各,其看重肉身福分,某程度上與羅得也甚相似。
雅各,與兄長以掃因謀奪權益而交惡,於脅迫不安下,唯有離鄉別井……
信靠尊崇 雅各(為子)聽從以撒往母舅家娶妻,信靠神應許福分,復於途中伯特利築柱敬拜,與神立約。(創28:1-5)
信服跟從 雅各(為夫)在拉班的欺壓下,不住經歷神恩。後萌生回鄉,過程得神保守,於心驚膽戰下,終臣服兄長以掃,俯伏獻禮。(創33:4-11)
信心餘民 雅各(為父)先後失去愛妻和約瑟,多年停駐應許迦南。然因飢荒催使,得見約瑟。雖舉家遷往埃及,仍深信神必按應許,得葬迦南。(創49:29-33)
雅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抓住」。你,又正抓住甚麽?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雅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