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牧者心聲

牧者心聲 (20/1) 撒種比喻的疑惑

撒種比喻的疑惑
梁子勇牧師

馬太福音13:1-9;18-23的撒種比喻是我們不陌生的。我們都明白,人聽神話語若要產生果效,關鍵是處理他內心的恐懼、憂慮與欲求是否以神旨意為先,學習安心信靠,如此方能持續成長。無論在哪靈程,是福是禍,都屢應不爽。這是你我需要不住儆醒觀照自身的思緒意念。雖是這樣,這比喻也泛起一些問號:

這人是誰?為何撒在路旁?這土壤可以改變?
神樂意造訪人。縱或人三心兩意,神仍未放棄賜人機會聆聽神話語,以備他日醒悟悔改。

我屬那種土壤?結了多少果子?
或許,如比喻所表達,同一土壤也會有四種景況。某些時間樂意信服;工作間,卻畏首畏尾、怯懦見證;在家中,又思慮煩擾,遲疑少信。又或許,遇挫折病患,忐忑不定。因此,關鍵是不住儆醒更新、陶造心靈,以冀內心每一角落成為好土。

為何這人不先將這些石頭、荊棘除去?
成長,是一過程。成聖,也是一段個人要「踏上」的路途。唯有真實經練才產生果效。更重要的是,石頭、荊棘是在土壤的心田裏。唯有你我親自解開心鎖,讓主處置,我們才經歷:神的權能,遠遠超越過地上一切權勢;神的美善,遠遠優勝於世界一切寶貝!因此,縱或人心起先呈現諸般醜陋邪惡,也敵擋不了神的救贖宏恩!罪魁可成聖僕!

若然土壤是代表人心所存,這些石頭、荊棘的價值又是甚麽?
比喻中描述那些膽怯驚恐、雜亂思緒、屬世戀慕,猶如石頭荊棘。人心的無知與自欺,牢牢抓緊一些無甚價值,且攔阻心田承載道種。有人戲謔:每星期很認真切實地返崇拜聚會,仿似聽道接收信息,竟又容讓它「左耳入、右耳出」,忘記得一乾二淨。當知道,真正有價值的,其實是道種、是神的話!因祂的話,創造萬有;因祂的話,改變人心。因祂的話,帶有能力,叫人出死入生、叫人悔改歸正、叫人有得救智慧……!

唯願你我深信主的話是帶着萬般恩情祝福 ;
你我能更多尊崇神的話:靈修時、聽道時、查經時、念誦時、默想時……。

聖經小測:撒種比喻前一節、前一段是甚麼?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