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莉傳道
剛過去的週日,香港被「山竹」吹襲,為各地方帶來不少破壞,至今仍未修復。這次颱風令市民受災,停水停電,家園被破壞,出入的道路受阻……同時,「山竹」更將人類破壞環境的問題再次掀起,廿多年前的海洋垃圾,今天被送回陸地。另一方面,「山竹」將市民對政府管治的不滿,再次呈現,上班族的無奈,街道清理的效率……
但是,「山竹」讓我們看見前線人員的辛勞,市民自發行動的善行。我為香港人如斯的付出而感動,無論是義載上班,義務清理塌樹及垃圾,幫助流浪動物重建住處……這都說明香港仍有美好的一面,但願這些美善能保留下來。
在這些美善的人群裡,究竟信徒有多少的參與呢?我認識幾位義務清理行動的發起人,他們都是信徒,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作為人的善良。也許,這並不是基於信仰,他們沒有刻意地「見證主」,這不是行動的動機,他們只是看見需要而甘心付出。他們是基於關愛,所以如此行。這樣實在太美好了!
基督徒為了「傳福音」發起的「善行」,不會比出於「關愛」帶來的「善行」更神聖;反而,後者的動機更單純,沒有背後的「議程」,沒有「信耶穌」的註腳。信仰和見證理應是生活的呈現,愛人的心並非出於「傳福音」的需要,也非「做見證」的表現。我心裡擔憂的是,當信徒脫去「傳福音」和「做見證」的外衣,我們會否是冷漠和功利的一群?
信徒生命的更新,新生命的建立,理應是裡裡外外的轉變,是我們嘗過天父憐愛之後,對愛的發現和學習。耶穌曾經吩咐我們要愛人如己,當我們重視自己的安穩和滿足之時,我們也要重視他人能否得到安穩和滿足,如此不單帶動我們去傳福音,更帶動我們以行動關心和服侍身邊的人。
最後,以一段舊約的經文作為延伸思考,乃是神吩咐祂的子民如何看待「非我族類」。
「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
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
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你們施行審判,不可行不義;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
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碼、公道升斗、公道秤。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19: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