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牧者心聲

2018 – 7 – 15 [尼希米記讀後感]

黃鳳娟傳道

 

看歷史書會發現,上帝往往在動盪的時代,必定為自己保守一班堅持跟隨祂的百姓,並興起他們來作祂的工。尼希米就是神所興起的領袖,他雖然生活在以色列國亡國的時段,成為亡國奴,但他卻是一位勤奮上進的青年,最終更成為當時波斯帝國皇帝身旁的重臣。

 

不過,值得我們欣賞的,並不是他傑出的個人成就,而是他能從神的角度看到時代的需要,並且能以謙卑順服神的心,去服侍那一代有需要的人。所以,尼希米記的主要內容,不只是叫我們知道在他領導下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更重要是記載他視以色列民敬畏神的態度比重建城牆重要。

 

他明白到城牆修好,確實能減少外敵入侵的機會;但倘若以色列民敬畏神的心沒有同樣被重新建造起來,他們最終也會被自己的罪孽所吞滅。因此,尼希米記後半部分是記載他怎樣重建以色列民的聖潔生活。

 

同樣,今日教會能有更多神所得著的人,被興起,被建立,作神工人的領袖,教會就會因此而復興。若是教會努力推動許多事工,但卻找不到有人願意來承擔,這樣教會也就不會有成長。因此,有資深牧者認為,以下兩種方法可用來診斷教會的屬靈狀況:

1) 參與祈禱會的人數。

2) 組長、導師、主日學老師的人數。

 

以上數字將會反映教會有幾多人願意承擔,當然有很多人願意承擔,多數教會的發展就好。但如果事工需要弟兄姊妹來參與,卻找不到人來幫手,深信教會面對的困難相對地大。

 

事實上,普遍教會面對的處境,多是缺乏長期委身服侍,越來越多信徒被生活種種困難,而只能做到短期的服侍。若然此光景不斷持續,相信教會不但不能成長,更會面臨萎縮,願上主常常復興我們的心,好叫我們能看到教會的需要,效法尼希米的心志,祈禱後有行動,因為他的祈禱能產生更多的負擔,並願意不求個人利益,但求完全神的使命,活出使命人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