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勇牧師
作為經濟城市,以工作效益主導。我們從起跑線的幼兒教育開始,已經感受到壓力。跨過在學階段,就業適婚,面對前路與置業,自己仿似更難掌握。整個過程可以佈滿疑慮不安。當然,也可以是我們經歷上帝恩典的機會。
教會如是。有說,事奉感覺疲累。確實。帶著疲憊身軀,還要額外承擔事奉。若多年承擔同一角色,孤單地支撐,甚而會牽動出罪疚,覺得自己是否力有不逮,或未盡全力。
工作與事奉,本不可分割。同是一人,活在主前。祂是全地獨一上帝,也是教會元首。我們的工作與事奉,都是向神獻呈。然而,過程中,我們容易對焦失準。別人稱讚、工作果效、以至自我價值的肯定都牽引我們偏離神的心意,以至建立自己的業績成果。
事奉,不單是理所當然,且是神引導我們蒙受更大恩典的機會。若然神將我們丟在一旁,我們便難以經歷神的作為及與神同工,更糟蹋了去而不返的生命及各樣的恩賜。再者,工作與生活都只陷墮憑藉己力、單打獨鬥的光景。
事奉,看似付出,其實是體嚐深恩,成為祝福的機遇。
事奉全是恩典。孩童認識神、聚會伴琴音、慕道受禮遇……雖或未必得見宏遠果效,讓人認識神,並且參與其中已是神施予的恩典。你我這蒙恩的罪人能在其聖教會事奉,絕不是必然的。這已是對我們個人的價值與肯定。
事奉正是敬拜。不是我們任意妄為的奪取事奉,而是先有與神相遇,體嚐赦罪厚恩,以致與神和好,我們才能參與其中。藉著禱告,瞻仰祂的榮美威嚴,以致不得不俯伏獻呈,為要奉上衷心的頌讚和服事。
事奉經歷蒙恩。藉著神的話語,我們先得安慰鼓勵,信心加增、盼望堅實,我們便成為祝福的管道,去安慰鼓勵他人。並且因著神的臨在同工,我們可以與受眾一起經歷他們的甜酸苦辣、更新改變,以致讚歎神的作為奇妙。
甚願如詩人所言,我要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