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聲:冼偉程傳道
宣講福音,可以離開群體嗎?這裡所談的不是佈道法,而是福音的本質。福音就是指耶穌基督的福音。簡單說,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弗一23)。亦可說教會是基督福音的呈現。那有什麼意義?
1. 人認識福音,從來都是從教會群體—上帝使用的不完美群體—認識的。無論是基督教學校、服務單位、教會,都構成了人對基督教或福音的印象,不論你喜歡與否,基督教是群體見證,同榮同尊。有教會、機構失見證,我們都不能置身事外,劃清界線,給人的印象也會有所影響。縮小一些看,人們對個別堂會觀感除了,除了崇拜招待的笑容是否燦爛、音樂是否觸動、信息是否有力外,更加會識別這堂會的人是否真誠,對成年人而言,多參與幾次聚會或小組,不太難辨別此群體是怎樣的群體。這不是說教會不能有軟弱,而是群體是否真誠,我們所傳的,是罪人可以蒙恩的福音,是持續需要上帝恩典的生命,唯有上帝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我們就是這福音的見證人。
2) 人認識福音,是因為見到這群體有盼望。教會是否一個盼望群體?或者我們對盼望已遺忘了很久,大概我們都活在一個沒有盼望的處境中,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都正值動盪的世代,盼望給人一種空談和「離地」的感覺。但福音所展示的盼望,卻不是外在世界主導下的生活,乃是一種生活的可能性—在失信的世代仍舊相信、在自私的世代仍然捨己、在冷漠的世代仍然火熱付出。這些從盼望中展現的素質,正正是教會群體的福音見證,我們活在世代中,卻行出另一種態度,甚至反其道而行,不是為反而反,卻是因蒙受恩典而行出不一樣的群體生活,這是教會帶給世人的盼望信息。我們有活得與世代不一樣、帶著盼望的生活?若不,我們就更需要明白福音﹗
3. 人認識福音,是因為相信生命可以改變。教會聚會不是心靈鴉片,純粹在聚會中「與神交往」,為求得著單單心靈的陶醉。聖經中每一個與主相遇的人,生命都得著改變,每個世代的信徒也是如此。教會群體就是被上帝改變的生命結連,應該是充滿生命力的、是動態的、是活潑的。從另一角度看,人們很難相信一個宣稱被上帝改變生命的群體卻沒有上述的東西。教會要思考怎樣離開安舒區,再次進入主為我們預備的歷險旅程,展示出新生命的氣息、福音的真實。今天我們仍有地方需要被上帝改變嗎?我們都要被更新,福音對我們而言不是昨日已過的事,乃是今天仍然持守、經歷、見證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