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牧者心聲

20170318 梁子勇牧師

梁子勇牧師

早前與肢體籌劃領詩培訓,當中深刻感受的是,我們極需更多體驗敬拜。倘或過往只是喜歡某些詩歌的旋律,甚或歌詞,我們的分享和帶領,便會停留在這部份。最需要警覺的是,若我們以為這便是敬拜,不思進取地停留在這階段,我們的靈程便受拘禁。叫人扼首惋惜的不單是靈命停滯,易陷自義自是,更是阻礙他人成長。情況正如主以稅吏和法利賽人同在聖殿禱告的比喻一樣。與其說是敬拜、禱告,倒不如說那法利賽人只是看到自己的「所是」與及稅吏的「所非」。今日教會的敬拜和祈禱會中,我們的光景是如何呢?

敬拜也易流於程序化。在編排上,設定了頌讚、認罪、求恩等基本框架,經文及轉接句也編配,只盼屆時如所設定,穩妥、順暢、按時地配以抑揚頓挫的分享,那便是我們所想望了。然而,關鍵是,這並非屬於他人的敬拜,而是以熱切的心渴想與肢體「一起」體嚐至高神的臨格。如此,便是一個冒險的旅程,因為,我們不確定「與神相遇」下,會有甚麽事愆生。就如以賽亞的敬拜,引發他甘被差遣到悖逆不信的子民中,服侍信心餘民。

走出因循的敬拜,需要我們放眼天地,瞻仰認識神的屬性、也要窺見人心幽暗,尤是自身悖逆,才能更切身如實地朝拜神。當然,畢竟一切都始於這位滿有憐恤、俯就卑賤的我們。因此,只要我們仰靠神話語,禱求聖靈感召光照,祂必樂於拯救我們脫離罪孽惡行。

敬拜,是會叫人驚愕震撼、不能自己的。我們需要渴想並切求這樣的敬拜。意思不是追求「經歷」,而是更認真的踏進與神相遇而來的「真實降服」裏,讓我們聽憑祂的差遣。縱或沒有山崩、地震、火焰,只得微聲的低喚,我們都學效撒母耳,又或是以利亞一般,領受差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